著力破解“城市擠、鄉村弱”“入公辦園難、入民辦園貴”難題
濰坊:扎實推進中小學幼兒園建設“三年攻堅行動”
近日,濰坊市召開2023年中小學建設推進現場會,吹響了加快中小學幼兒園建設“三年攻堅行動”的沖鋒號。據悉,今年是中小學幼兒園建設“三年攻堅行動”的決勝之年,幼兒園建設將按計劃全部完成,中小學建設將按計劃完成90%。
2021年,濰坊市委、市政府聚焦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熱切期盼和需求,啟動實施了中小學幼兒園建設“三年攻堅行動”,三年內新建公辦幼兒園360所、義務教育學校134所、高中學校10所,著力破解“城市擠、鄉村弱”和“入公辦園難、入民辦園貴”的問題。“三年攻堅行動”實施以來,濰坊市上下聯動、部門協同,咬定目標不放松,銳意進取,攻堅克難,全力加速推進中小學幼兒園建設。目前,全市已開工幼兒園332所、中小學129所;已建成投用幼兒園216所、中小學90所,均實現超前推進,有效提升學前教育公辦率,實現義務教育就近入學有保障。
高點定位,科學謀劃優布局
濰坊市把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作為民本民生改善、城市品質提升的重大舉措,城市開發建設中讓渡短期土地出讓收益,優先發展教育事業,推動城市能級長遠提升。制定中小學幼兒園建設“三年攻堅行動”實施方案,下好學校布局規劃“先手棋”,與國土空間規劃同步推進,組織市直有關部門深度研討,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建議,確保規劃設計“一次完成、長久受益”。
“為應對城鄉學齡人口變化,加強供需對接,我們創新建立學位缺口預警機制,根據學位缺口,‘一縣一案’科學謀劃學校建設項目,確保學校幼兒園建設數量與形勢發展要求相適應。”濰坊市教育局學前科科長解世國介紹說。
濰坊市在建設360所幼兒園的基礎上,制定公辦園全覆蓋、農村園提升、民辦園分類規范發展3個實施方案,通過回購、租賃等方式將符合辦園條件的標準化民辦幼兒園轉制為公辦幼兒園,多渠道擴增公辦學前教育資源。在城區提質擴容144所中小學基礎上,改造提升鄉村中小學辦學條件,重點改造235所鄉村學校運動場地、食堂餐廳、廁所,做好學科專業教室、教學設備更新工作,統籌推進城鄉中小學教育均衡發展。
頂格推進,全面發力提質效
“三年攻堅行動”實施之初,濰坊市就成立以市委、市政府主要領導為雙組長的全市中小學、幼兒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,編辦、發改委、教育局、財政局等市直部門負責人與縣(市、區)黨政主要負責人作為領導小組成員,按年度、季度、月度制定工作配檔表,逐一明確責任單位、完成時限、推進措施,堅持清表落實。
“行動自開展以來,市委、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先后多次召開專題會議,頂格推進學校建設工作。各工作專班深入一線解決拆遷、資金、手續辦理等突出問題300余個,全力加快項目開工建設,切實保障工程質量。”采訪中,濰坊市教育局校建辦主任王會波告訴記者。“市教育局、市自然資源和規劃、財政等部門每月召開一次聯席會議,開通立項審批、工程招標等綠色通道,并實行專人常駐工地、一線辦公,最大限度保質提速,確保年度竣工項目按時建成投用。”
同時,濰坊市還將中小學幼兒園建設納入縣(市、區)教育履職評價考核,并作為教育工作綜合督導的重要內容。去年,組織開展了三輪專項督查,督查結果在全市通報,今年將繼續列入督查計劃。
集聚資源,強化保障解難題
濰坊市多渠道籌集中小學幼兒園建設資金,建立教育、財政部門聯動調度機制,推動縣(市、區)保障建設資金落實到位。加大財政投入力度,將公辦幼兒園、中小學建設資金根據隸屬關系及時足額保障。創新投資方式,鼓勵指導通過“PPP模式”、國有平臺公司等多種形式吸引資金用于學校和幼兒園建設。
對符合土地利用城鄉建設規劃、列入年度建設計劃的中小學和幼兒園用地優先供應,新增建設用地指標足額保障,盤活的存量土地優先用于學校建設。通過改擴建等形式統籌利用閑置的黨政機關辦公用地用房等資源,新增中小學辦學場所,擴大學位供給。新開發居住區嚴格按標準配建教育設施,切實達到同步規劃設計、同步供地、同步達到建設條件、同步建設施工、同步竣工驗收、同步交付使用的“六同步”要求。
“下一步,我們將進一步完善機制,狠抓落實,強化保障,嚴把工程質量,督促施工搶時間、趕工期、提效率,打好‘三年攻堅’落實戰,建好每一所‘家門口的好學校’,應對‘二孩’入學高峰。”濰坊市教育局副局長韓光福說。